English

李云迪:上帝吻遍了他的全身

2008-08-01 17:15:00 来源:书摘 李音 易运文 我有话说

上帝亲吻你的脚,你就会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亲吻你的头,你就会智慧无穷。李是上帝的宠儿,上帝吻遍了他的全身,他的全身都充满了音乐。

――一位听众

10月7日是李云迪的生日。

2005年10月7日这天李云迪在横滨演出。当时,主办方瞒着李云迪,决定为他在演出后准备一个盛大的庆生会。在音乐会开始前,还特地在音乐厅入口处向观众标注“今天是钢琴家的生日,演奏会结束后将为李云迪庆生,请先不要离场,并保守秘密”。

当晚,大家为李云迪订了一个三层的大蛋糕,原本应该在音乐会快结束时送到,结果7点半便送达。为了保密,工作人员赶忙找到一个大屏风将蛋糕遮住,所有人都在精心地保守这个大秘密。

演出8点整开始,李云迪在舞台上忘情地演奏,台下2000多名观众除了陶醉于音乐,每个人都心怀喜悦和兴奋。

钢琴家对即将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两个小时的演奏结束了,当他在热烈的掌声中谢幕时,突然场内一片漆黑。随即,点着蜡烛的蛋糕车被缓缓推上舞台,同时响起了《生日歌》,全场所有人伴随着音乐全部高声合唱起来,照相机的闪光灯汇聚成一片……

李云迪惊呆了,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乐迷的热情更让他大为感动,他不停地向人们抛洒飞吻,观众更疯狂了,尖叫着“Happy birthday Yundi,We love you”,场面热烈异常。当他将蜡烛吹灭,音乐厅的灯光重新亮起来的时候,听众开始向舞台上抛鲜花和礼物。

“当时,你真的一点都没察觉吗?”我好奇地问。

李云迪害羞地笑了:“确实不知道,也没注意那个藏蛋糕的屏风,注意力都在演奏上,不过后来回想起来,好像当时所有人确实有一种怪怪的神情。一般在完成演出后,我的精神状态都很高涨、很兴奋,就像有点喝醉了一样,所以当音乐厅熄灭灯光的时候,整个人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然后生日音乐响起来,蛋糕车推上来,这时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只有震惊。他们太厉害了,整场演出中,每个人、包括现场上千名听众,没有一个人冲我喊‘生日快乐’,一个也没有,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想我会有所察觉,可是没有,上千人守口如瓶,这最令我感动了。他们真的想让我开心,所以我也破例地在舞台上大献飞吻,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特别的一个生日。”

虽然生日会结束后已经将近11点,但仍有500多名乐迷在大堂排队等候钢琴家的签名。

当晚,李云迪收到的礼物有300多件,全是乐迷的心意,他很珍视这些礼物,有些甚至一直没打开,因为包装和设计都太漂亮,一看就知道是亲自动手精心制作的。

2005年底,李云迪推出了第四张古典音乐大碟《乐聚维也纳》,这张唱片在闻名遐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内录制。

金色大厅的场地租金非常昂贵,也只有DG这样的大公司方可受用,但对DG来说,也只有李云迪这样的钢琴家才有资格在这里录制唱片。李云迪成为在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厅录音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唱片是2005年夏季录制的,虽然不是公开演奏,但李云迪也是一曲弹到底,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剪辑重录。

外界一直盛传李云迪在录这张唱片时曾与制作人发生很大分歧,因为不满意效果,以致当唱片录完后,李云迪在金色大厅又重新演奏录音。让公司又花了一笔不菲的租金。

“是这样!因为第一次录的时候,一向与我合作的制作人刚好休假,公司就派了另一位制作人与我合作。可我发现和他没有默契,尤其在音乐理念上有差异,因此我不能将我的音乐托付给他,不能信任也就无法合作。后来我要求换制作人,并坚持要录第二遍,过了一段时间后,唱片公司才配合我的要求,重新录制了这张专辑,最终达到了我所要的效果。我把这件事情看作是唱片公司对我了解的一个过程。”

“看得出你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

“我非常注重后期制作人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水准,达到一种契合才能出最佳效果,至少达到我的标准。唱片公司也逐渐了解了我对音乐的严谨,我觉得这对我以后唱片的录制是一件好事,说好事,说到底都是为了给大家奉献出最好的音乐。尤其是目前这张协奏曲专辑,有了很大的改变,专辑录制之前唱片公司做了充分准备,包括挑选制作人、录音师,总之凡是参与录音过程的工作人员名单以及他们的背景、专业和擅长的声音效果等都提前罗列给我,我也逐一和他们每一个人作当面的交流和沟通,最后选定制作班底。”

“这种情况在其他年轻艺术家来说几乎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唱片公司说了算。”

“通常艺术家都能接受唱片公司配备的制作人,可是我的挑剔也是有理由的,假如唱片出来的效果不好,大家不会说制作人有问题,而会指责是艺术家演奏的问题,所以这种挑剔是对我的音乐负责。现在的唱片市场普遍不景气,我录制的唱片不仅给现在的人听,我希望几十年后还能为人津津乐道,那么‘罐装食品’这种字眼就应该和我没有干系。2006年底推出的协奏曲唱片,就是完整录音的开始,而且我与这张专辑的录制人员配合得也很默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真正的惊喜。”

李云迪在演奏中

“你怎样看待乐评,每次演出后,你会去查看第二天的报纸吗?”

“不会那样做。看评论会影响对音乐的专注,我从来不看乐评。”

“在演奏中你最关注什么?”

“我会追求表达作曲家的本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刻画,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要有自己的诠释风格。”

“有一些伟大演奏家十分注重个人的艺术感觉,甚至在弹奏中有大量的错音,比如霍洛维兹、菲舍尔,你觉得作为一个演奏家应该注重音乐的感觉,还是每个音符的精确?”

“对艺术家来讲,音符的精确是非常需要追求的,简单来讲错音就是一种不完美,是瑕疵,而艺术家应该追求音乐的完美。但是,从艺术和音符的角度衡量,艺术家应该更注重艺术上的表现力,为了表达作品的意境,如果真的需要――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那么损失个把音符也是允许的。尤其对于大师级钢琴家所驾驭的音乐来说,错音不是技巧的问题,不会影响到艺术的诠释,更不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

“有些乐曲是需要快速演奏的,据说演奏家手指的快速运作每秒能够达到25次,你对快速演奏如何看待?”

“快速演奏技术是演奏者必须要掌握的,但不是一味追求快速。记得有一位钢琴家说过在快速演奏的同时不应该忘记听众的听觉接受能力,超出了这个范围一切就毫无意义了。简单讲,对于钢琴来说,真正的难度不在于有多快,而在于如何慢,因为钢琴的性能决定了这点。”

“你觉得音乐的精髓是什么?”

“旋律!”

每年春季是美国古典音乐乐季,自2004年首次北美巡演以来,李云迪每年都会被邀请参加美国乐季的演出,演出计划已安排至2009年。短短三年,他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了美国主流音乐舞台。

位于美国纽约第七大道的卡内基音乐厅被称为“音乐家成名的摇篮”,也是所有音乐家向往的艺术圣殿。

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也许可以解释卡内基音乐厅举世瞩目的地位:在曼哈顿的某个周末,一些游人正准备赶赴一场著名的音乐会。但是天色已晚,夜幕中的每个少年和城市居民都有可能是黑帮成员,而这些游客仍未找到目的地。最后,在恐惧和失望之下,他们只好停下来,向一个路过的陌生人打听:“请问,如何才可以到达卡内基音乐厅?”

这人正巧是一位音乐家,听到这样的问话,他停下来,想了一分钟,最后说:“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接着,就在夜色中消失了。

2006年4月3日,李云迪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独奏音乐会,这是他第三次登上这个艺术圣殿的舞台,却是首次在这里举办独奏会,这对任何一位音乐家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而此次演出却源于一起偶然事件,原本计划在卡内基举办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家莫雷・普拉西亚(Murray Perahia)因手指受伤不能演奏,因此李云迪获邀代替这位老前辈演出,而这次邀请无疑也是他“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的结果。

李云迪在卡内基音乐厅获得成功,甚至有人认为是他自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后的另一个事业高峰,可能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演出。而他本人似乎并不十分看重这些说法,他只在乎、并且一贯如此地在乎自己的演奏是否最好。

李云迪对我说:“说实话,我并不介意演出的场地,至于另一个高峰,我也没有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我艺术上的进步。外界评论是我无法左右、也不想左右的。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不论演出还是唱片,如何能让我的音乐达到一个飞跃和提高,这最让我满足。”

“你在欧、美、亚各洲都举办过演奏会,这些地方的观众有什么不同吗?”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很高兴和你分享。”他笑着说,“先说亚洲吧!亚洲观众年轻人最多,他们非常热情,表达上也非常直接,会送很多礼物。只是后来随着票价上浮,老年人逐渐成为主流,这也让我流失了一部分年轻观众,我觉得这是一个损失,所以我一直不希望票价定得过高,但是很遗憾这不是我个人能左右的。

“欧洲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的音乐鉴赏力非常专业。拿德国来说,欧洲古典音乐以德国为中心,在德国不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你会觉得他们和音乐是不可分的。那里音乐会也非常多,有些观众还会购买一年的音乐会套票。德国观众的表达方式很含蓄,不像亚洲观众那样直白热烈,通常会写一些贺卡送你,都是一些文笔很抒情的祝福,让我感觉很温馨。

“与德国观众的地域性相反,美国的观众是全球性的,可以在这里见到华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等等。在美国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音乐会或者歌剧表演,而东岸城市比如波士顿、纽约、费城等,文化氛围会比西岸城市浓厚一些。美国观众中的大多数都具有相当的音乐造诣,他们会将欣赏古典音乐作为一种感情的净化,通过音乐让自己得到很好的放松。其实艺术的功能就在于精神宣泄,高雅艺术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是因为它使人们获得了情感乃至理智上的愉悦,这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高形式的享受。”

“听说你不会在演出大受欢迎的时候不停地演下去,我觉得你很懂得适可而止。”

“首先是因为我还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来研究音乐,而且我没有办法进行大量演出,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和艺术上的疲劳感,磨损我的敏感度与想象力。我不希望我像一块电池那样把自己一次耗尽。”

“即使损失一定的曝光率?”

“我不是靠曝光率来维持知名度的。”

有人说李云迪就是为打破纪录而生的。我想这是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他身上也的确发生了太多的“首位”:中国首位肖邦大赛金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大赛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首位获得德国古典音乐“经典回声大奖”中国音乐家,首位成为DG唱片公司签约的中国钢琴家,首位签约哥伦比亚经纪公司的中国钢琴家……然而,纪录永远是要被刷新的,对李云迪来说也是如此,他要不断地超越自己。

2007年5月,李云迪偕同指挥大师小泽征尔联袂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在享誉世界的柏林爱乐大厅,合作演出了“史上最难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同时,DG唱片公司对演出现场进行了录音,这使李云迪成为“首位与柏林爱乐合作录音的中国钢琴家”,令他的音乐事业又达到一个新的巅峰。

音乐会在德国时间5月24日至26日举办,早在半年前票已全部告罄,连加座票也一并抢空。

首演当天下午,李云迪到达音乐厅挑琴。舞台上赫然陈列着四架斯坦威,如此豪华的阵容也属少见。他开始弹奏,一连串的音符立刻响彻音乐厅,他手指的运作如行云流水,而炮制的音乐却似狂风暴雨,气贯长虹。

一直到演出前,小泽和李云迪仍在钢琴前就某个细节的处理交流着,为了达到最佳声音,两人反复对每一个琴键做调试。舞台上只有他们两个人,一位是头发灰白蓬松的长者,五线谱似的皱纹里藏着音符的表情,另一位是时尚优雅的年轻人,眉宇间透着对一股求知的虔诚。两人都带着同样的激情与专注,两颗饱满丰富的心灵在音乐中交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

尽管演出时间是晚上8点,但6点半,柏林爱乐大厅就迎来了它的观众。三天的音乐会,一天比一天精彩,最后一天的音乐会则被收录进李云迪的新专辑里。

这的确是一场完美的音乐会。钢琴家运指刚健有力,88根琴键成为他手指的延伸,让人们感受到乐曲中强有力的美妙。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虽然向我们展现了混乱激烈的乐音,却有着优美无比的和谐,倾诉着爱、恨、忧愁、愤怒、恐惧、希望,以及无数的细微情绪,让人想起贺拉斯那句名言“世界不和谐之中的和谐”。这把声音裹着骨头和血肉,在琴弦上成为颤动的呐喊,带给人们“那种属于某种心满意足的狂喜。”

(摘自《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花城出版社出版,定价:44.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